6月初以來,貨幣政策不斷加大緊縮力度,銀行間貨幣市場的拆借利率大幅飆升,商業銀行和影子銀行的流動性吃緊。6月20號,隔夜拆借利率(O/N)達到13.4%的歷史高位(一般情況是在2-5%之間),7天和1月等期限的拆借利率也大漲,“錢荒”一度升級。股票市場反應激烈,銀行、地產等板塊大幅下挫,民生銀行、興業銀行等股價連續兩天沖擊跌停。筆者試圖通過本文來分析“錢荒”產生的原因及對鋼鐵行業的影響,僅供參考。
1、 此輪“錢荒”產生的原因
美國經濟復蘇態勢好于預期,資金從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回流美國。無論從美國的就業市場,還是其他宏觀經濟數據,以及美聯儲議息會議的表態來看,美國QE(貨幣寬松政策)退出預期在逐漸增強,加息的時間點可能會提前,市場擔憂情緒在蔓延。
外管局加強外匯資金管理,導致市場對人民幣資金需求增加。為打擊虛假貿易,阻止國際熱錢流入套利,外管局在今年4月份強調了對外貿企業的貨物貿易外匯收支進行分類管理,從而使得最近幾月的外匯占款大幅減少,投放到國內的人民幣資金縮減。同時,外管局把外幣納入貸存比考核,這使得銀行需要用人民幣來買入美元等外匯,市場對人民幣需求增加。
央行警示銀行間的同業拆借市場風險,并力圖加以規范。部分銀行的同業拆借數量在資產中的占比超出警戒線,存在較大的金融風險。中小型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資產占比大幅攀升,從存放同業資產占總資產比例來看,民生銀行最近幾年的存放同業資產迅猛增長,其占總資產的比例上升至7.22%,遠高于四大國有銀行2-3%的水平。“錢荒”發生后,央行對當前流動性的判斷仍為“合理”,對求錢若渴“不作為”,從這點來看,實屬有意而為之。
臨近季末,銀行沖存攬儲,對流動性的季節性需求強烈。此外,大規模的理財產品即將到期,加大了銀行對流動性的渴望。
總的來看,這次錢荒既有累積因素,也有偶然因素。主要是由于銀行的資金配置不合理,央行打破常規,在重要節點時按以往慣例央行會釋放流動性并沒有釋放而造成的。錢荒并表不明市場資金量不夠而是配置不合理,沒有合理流到該流到的地方。央行的舉措反映政府著重長期經濟發展而不是短期利益的導向,未來將堅持緊貨幣、寬財政的思路。
2、 此輪“錢荒”對鋼鐵及其相關行業的影響
市場的整體資金成本中樞將上升。近期的滬大額銀行承兌匯票貼現率從4%左右飆升至9.7%,融資成本壓力可見一斑。市場利率在短期沖高后,盡管后期有所回落,但從央行的態度及銀行偏緊的資金面來看,基本可以預計的是,下半年的資金成本中樞要比上半年高。
圖1 滬大額銀行承兌匯票貼現率

資料來源:MRI整理
貿易商通過銀行融資的難度將繼續加大。原本受到嚴格融資限制的鋼貿行業在“錢荒”形勢下,貸款融資將愈加艱難。最早嘗試鋼貿貸款的民生銀行在最近緊急召開的投資者交流會上表示,將在7月20日前對非標資產超標部分全部清零,意味著鋼貿貸款等業務將繼續收縮,力度可能會加大。
房地產市場資金鏈趨緊可能會使行業重新步入收縮周期。鋼鐵下游行業中的房地產、機械、基建等也將受不同程度的影響。從房地產行業來看,“錢荒”的后續影響為給開發商的資金鏈造成很大壓力,融資成本也會相應增加,預計房地產企業會加快預售力度以回籠資金,推盤和降價是其中的主要手段。同時,由于資金鏈收緊,房企拿地的積極性會大幅下降,不排除出售儲備地塊的“殺雞取卵”的舉動。整個房地產市場的預期也會受到影響。
圖2 國房景氣指數走勢及預判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會有一定的影響。銀行將更加注重控制貸款的質量和投向領域,地方政府通過銀行、信托等非常規手段融資的途徑將會受到限制。同時,隨時資金成本的上升,地方政府的還債壓力增大。基礎設施建設在資金不足和資金成本上升的情況下,筆者認為將會放緩。
下半年GDP的增速將繼續小幅回落。我們統計發現,工業增加值與票據貼現利率之間存在較強的負相關關系,即票據貼現利率走高時,工業增加值將回落并處在較低的水平。反之亦然。因此,筆者認為在下半年資金成本走高的情形下,GDP將小幅回落。
綜觀以上分析,筆者認為,7月份之后鋼鐵市場逐漸進入需求淡季,從目前情況來看,宏觀政策大規模放松的可能性不大,行業的資金面有從緊的勢頭。另一方面,鋼廠沒有出現實質性減產,前期的環保題材和原料補庫需求已告一段落,預計未來1-2個月鋼材市場仍將處于弱勢震蕩的格局。(mysteel)